核电用管安装前的管理关键在于全链条质量拦截与精细前置控制。
材料进场时严格核验材质证明与实体状态,通过壁厚抽查与焊缝坡口精度检测杜绝瑕疵管流入;作业区实施物理隔离,不锈钢管必须远离碳钢构件防交叉污染,同时用激光水准仪校准管道中心线,确保定位误差≤3mm。
焊接准备阶段推行人机料法环五维管控:焊工持特种证件上岗,焊接参数严格匹配工艺评定;氩弧焊提前配置纯度99.99%的氩气保护系统,层间温度监测设备实时预警超温风险。对于放射性区域或狭小空间作业,采用地面预制+远程焊接策略,人员穿戴TLD剂量计并控制月受照量<2mSv。
关键节点设置三重质量闸门:
焊后立即进行外观检查(余高≤3mm/咬边<0.5mm);
24小时后按管道等级实施差异化无损检测,核一级管道100%射线探伤;
水压试验前专项排查临时支架残留风险,试验用水氯离子浓度必须<25ppm。
最终通过三维扫描比对安装模型生成偏差云图,实现毫米级精度闭环。
全过程采用穿透式文档追踪,每道焊口赋予独立编码关联工艺参数,监理按ASME NQA-1标准逐项消点签验。这种将问题拦截在前端的模式,可减少80%末端整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