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用管的生产主要聚焦于满足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技术自主化目标,具体包括以下核心方向:
支撑核电建设规模扩张:
国内核电中长期规划要求到2020年装机容量达5800万千瓦,但实际建设进度滞后,需加速生产以匹配每年新增6-8台机组的管道需求,填补供应缺口。
突破技术垄断实现国产替代:
通过研发高性能不锈钢管、合金管等关键材料(如一回路主管道和U形传热管),终结对进口产品的依赖,降低核电建设成本并保障供应链安全。
确保安全性与可靠性:
针对核电站高温、高压、高辐射环境,开发耐腐蚀(如316L不锈钢、镍基合金)及抗应力开裂的管材,例如核电蒸汽发生器用800/690合金U形管,以提升设备寿命和运行稳定性。
推动产业升级与国际竞争力:
配合国产三代核电技术(如华龙一号、CAP1400)的推广,支持核电设备出口及“一带一路”项目,例如高性能管材已在援外机组中成功应用。
此外,新兴材料如衬塑钢管和核电级聚乙烯(PE)管材因兼顾耐腐蚀与轻量化优势,正逐步应用于冷却水系统,进一步优化维护效率和全生命周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