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用管的质量验证需依据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要求,结合材料性能、工艺控制、无损检测及合规认证四维度进行综合评定。
关键性能验证:
1.抗腐蚀能力
材料需含特定铬镍合金(如奥氏体不锈钢),确保40年以上中子轰击不脆化;严格控制钴、硼等吸收元素含量。
2.极端环境耐受性
高温高压:主蒸汽管需承受≥15MPa压力及550℃高温,WB36合金管在500℃下屈服强度≥400MPa。
耐腐蚀性:冷却水管氯离子浓度≤0.1ppm时,核电级不锈钢年腐蚀速率≤0.1mm(仅为碳钢1/5)。
制造工艺与尺寸控制:
1.壁厚公差
超声波正交测厚:DN400以上管≤±7.5%。
2.弯管精度
三维激光扫描:蒸发器U形管对接误差≤0.1mm。
3.表面质量
6倍放大镜+内窥镜+激光共聚焦:外壁无裂纹/折叠,内壁Ra≤0.4μm。
无损检测技术组合应用:
1.缺陷探测
焊缝缺陷:涡流检测(3次覆盖)+ X射线探伤(识别≥0.1mm气孔)。
微观裂纹:渗透检测(氟氯含量≤1%)+ 电子显微镜(定位≥50nm颗粒)。
2.老化监测
小支管焊接接头重点监控机械/热疲劳,采用振动传感器预防插套焊缝断裂。
合规认证与文件核验:
1.材质认证
核级管需提供光谱分析报告,验证镍(1.00-1.30%)、钼(0.25-0.50%)等关键元素含量。
2.标识与标准
管体永久压制RCC-M或ASME III钢印,国产管需GB/T 26119核电专用标及第三方报告。
3.全周期管理
实施P-E-E-S数字化质控(感知→执行→评价→共享),建立设计-调试全链路数据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