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换热管运输腐蚀介质(如含氯离子溶液、酸性介质等)过程中,为确保安全性和耐久性,应采取防护措施。具体如下:
1、材质优化与预处理
选材升级:优先选用超低碳含钼钢种(如316L、317L),其钼元素(Mo≥2.5%)可显著提升抗点蚀和缝隙腐蚀能力,尤其适用于含氯离子、硫化氢的介质。
表面钝化处理:出厂前进行酸洗钝化(10%工业硫酸+中和+水冲洗),形成致密氧化膜(Cr₂O₃),阻断腐蚀介质渗透路径。
内壁涂层防护:对高腐蚀性介质(如浓硫酸、有机溶剂),采用环氧树脂涂层或聚氨酯涂层隔离管壁与介质,涂层厚度≥0.3mm且需通过孔隙率检测。
2、运输过程保护措施
密封包装防污染:
管口加装塑料护套,管体缠绕防潮膜,包装内放置干燥剂(湿度<30%);
严禁与碳钢器件混装,避免铁离子污染引发电化学腐蚀。
3、结构设计与操作规范
降低局部应力:优化弯头曲率半径(≥3倍管径),避免急弯导致介质冲刷腐蚀;控制流速≤2m/s,防止高速流体加速管壁磨损。
焊缝特殊防护:管板焊接处涂覆酚醛环氧高分子材料(如EE-101),填补焊缝微裂纹,耐受温度≤150℃。
4、运行监控与维护
投运前:进行24小时压力测试(1.5倍工作压力),确保无渗漏、压降≤0.5%。
运行中:每月监测介质氯离子浓度(≤25ppm),超标时启动水处理设备。
定期维护:每季度内窥镜检查+涡流探伤,发现点蚀深度>0.2mm立即更换。
如果在运输中发生了泄露,应立即切断介质并排空管路,采用低温金属修补剂临时封堵,48小时内须专业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