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换热管主要用于工业设备,在不同温度的流体之间来回传递热量。
其常见材质根据金相组织及特性可分为四类,关键差异在耐腐蚀性、温度适应性和适用场景。
一.奥氏体不锈钢(主流换热材质)
304:含铬18%+镍8%,基础耐腐蚀、性价比高。适用于食品加工、低压锅炉、净水系统。
316L:增加2-3%钼元素,抗氯离子腐蚀性提高300%。适用于海水冷却、化工反应器、制药设备。
321:添加钛元素稳定晶界,抗高温氧化(870℃+)。适用于高温锅炉、热风炉、裂解装置。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性好、塑韧性高,占换热管市场80%以上。
二.铁素体不锈钢
如409、430、439
铬含量10.5%-18%,无镍成本低;耐应力腐蚀但韧性差,低温易脆裂。适用于汽车排气管等低腐蚀环境。
三.双相不锈钢(高性能耐蚀材质)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强度≈316L两倍。适用于海上平台换热器、盐酸冷却系统。
抗氯离子点蚀能力提高50%,耐缝隙腐蚀。适用于高盐废水蒸发器、脱硫设备。
四.马氏体/沉淀硬化钢(特殊场景)
马氏体钢(如410/420):高硬度但耐蚀性差,用于刀具非换热。
沉淀硬化钢(如17-4PH):航空级强度,耐温650℃,成本极高,只见于航天器微型换热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