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用管就是核电站中输送高温高压、辐射/有毒介质的管道,能抗住极端温差,又能严防辐射泄漏和腐蚀穿孔。其质量的判断应从材质性能、制造工艺、无损检测和合规认证四方面把关,结合核电用管的特殊要求综合评定。
1.核电用管关键性能验证
抗辐射能力:材料需含特定合金元素(如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确保40年以上中子轰击不变脆;钴、硼等中子吸收元素需严格限量。
极端环境耐受性:(高温高压)主蒸汽管需承受≥15MPa压力(≈深海1500米水压)及550℃高温,WB36合金管在500℃下屈服强度需≥400MPa;(耐腐蚀)冷却水管需抵抗氯离子腐蚀(浓度≤0.1ppm),核电级不锈钢腐蚀速率需≤0.1mm/年(仅为碳钢1/5)。
2.制造工艺与表面质量
尺寸精度:大口径管(DN400以上)壁厚公差需≤±7.5%,椭圆度与直线度双重检测;蒸发器U形管对接误差≤0.1mm,弯管半径<300mm需消应力处理。
表面缺陷控制:(目视检测)外壁用6倍放大镜排查裂纹、折叠;内壁用内窥镜(如Φ4.3mm探头)查焊渣、划痕;(粗糙度)激光共聚焦检测Ra≤0.4μm(新国标要求),酸洗后氧化皮厚度<0.01mm。
3.无损检测技术组合应用
壁厚减薄:超声波测厚仪(探头正交管道轴线),关注弯头、焊缝区“S型非均匀减薄”。标准:减薄量≤壁厚10%。
焊接缺陷:涡流检测(蒸发器U形管需经历3次检测)+ X射线探伤(揪出≥0.1mm气孔)。标准:154道焊口零缺陷。
微观裂纹/腐蚀:渗透检测(钛合金管板用专用低氟氯试剂)+电子显微镜(定位≥50nm残留颗粒)。标准:渗透剂氟氯含量≤1%。
塑性管材缺陷:HDPE管热熔焊区蠕变试验,缺陷占比>44%将导致接头失效。标准:核电用PE管需符合GB/T 40967。
4.合规文件与标识核验
材质认证:核级不锈钢管需提供光谱分析报告,确认镍(1.00-1.30%)、钼(0.25-0.50%)等元素含量;非核级管不得用于核岛设备(如冷却水管可用双相不锈钢)。
标识溯源:管身须永久标识RCC-M(法国标准)或 ASME III(美国标准);国产管需有GB/T 26119 核电站专用标及第三方检测报告。
总之,需要验证材质是否抗辐照、查尺寸精度是否高,是否通过无损探伤以及查看钢印合规标。